最新公告:
市级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级动态

管住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 为“三个努力建成”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

时间: 2020-01-03 信息来源:唐山编办

 

管住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

“三个努力建成”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  黄敬东

 

开展三个努力建成”深化学习月活动,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站在新时代唐山发展的新起点,着眼唐山转型升级,对全体党员干部思想的一次大洗礼,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百年工业城市再创辉煌的奋斗热情。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思考、研讨交流、深入调研,“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意义、深刻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找准了机构编制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进一步明晰了为唐山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的思路举措。

一、提升政治站位,对“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意义认识更加清晰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作出“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进一步加深了理解认识,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

(一)“三个努力建成”是推进唐山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引领。“三个努力建成”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在唐山的具体体现,是总书记结合唐山实际,亲自为唐山量身打造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唐山”和“怎样建设唐山”的重大课题,唐山指明了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光明大道,是推进唐山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引领,必将激励我们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二)“三个努力建成”是推进唐山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指引。“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基于唐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完备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基于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中的重要位置,为唐山发展谋篇布局,作出了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的路径指引,是唐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只要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径奋勇向前,就一定能够实现转型升级、再创辉煌。

(三)“三个努力建成”是推进唐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是新时代唐山的新答卷,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奋力前行奋发作为、奋勇争先,增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步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三个努力建成”的强大力量,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唐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为“三个努力建成”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工作现状

根据全市组织开展“三个努力建成”深化学习月安排部署,在深化理论学习、研讨交流的基础上,围绕为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情况、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经验及做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等四个方面开展了深入调研。我带领市委编办相关处室人员,轻车简从,于12月20日至30日,先后到6个县(市、区)以及市委党校等市直单位进行为期8天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工作的现状。

一是讲政治,“三个努力建成”的重大意义认识到位。全市机构编制系统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能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三个努力建成”作为方向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四项战略”,坚决打好“五场硬仗”,努力实现“十个新突破”,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唐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做出了应有贡献。

二是顾大局,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调整同步落实到位。全市机构编制系统政治敏感性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机构改革的相关决策部署,提前谋划,压茬推进,蹄疾步稳,提前圆满完成了各阶段改革任务,为市、县两级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全市机构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特别是市委编办科学研判形势发展要求,结合“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创造性的提出了“党政机构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调整同步进行”工作举措,各单位遵循“从严从紧”和总量“只减不增”原则,凝神聚力、攻坚克难,与党政机构改革紧密衔接,同步推进市县两级事业单位改革和调整工作,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市县两级事业单位的调整批复和改革工作,打造了可在全省至全国叫得响的唐山模式。

三是严纪律,机构编制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序到位全市机构编制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相关法规制度,以新标准、新要求检视提升工作,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执行《条例》以及《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真正把机构编制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了全市机构编制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程序决策符合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各项规定要求。按照中央提出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要求,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严格人员编制使用核准备案制度,强化部门间联动管理综合约束机制,加强机构运行和人员编制使用情况的动态监管严把进人第一关口,从源头上遏制违反机构编制纪律行为的发生。

四是勇担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按照市委部署全落实到位。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坚决执行市委决策部署,勇于担当,自我加压,敢于负责,聚焦“四最”唐山品牌,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主责主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做好行政审批改革、投资审批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税费清理改革、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服务效能等各项工作,全年目标任务提前完成。全市实有市场主体656501户(市本级6671户),同比增长19.38%,比2018年底净增90634户,完成全年净增目标的113.61%。营商环境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为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和“两个率先”目标,推进唐山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践行“三个努力建成”,奋力开创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在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三个努力建成”深化学习月活动,机构编制部门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牢记嘱托、熔铸初心,忠诚担当、拼搏竞进,在更高层次更大格局上研究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着力为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具体讲就是要在以下十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优化党政机构职能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释放机构改革带来的治理红利。在部门衔接上狠下功夫,持续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运行机制,促进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实现真正融合进一步构建深化“大生态”“大安全”“大市场”“大审批”等领域工作机制,确保各行业各领域职责无缝对接。在内部融合上狠下功夫,进一步研究理清部门“大”职与处室“细”责间的关系,推动综合精干内设机构设置、优化再造业务工作流程、统一各类工作平台,实现机构组建事合、人合、心合、力合。通过不断优化职能配置,全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

二是在推进乡镇和街道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围绕助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关于深化乡镇和街道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借鉴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县乡关系,推动乡镇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科学合理设置,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理顺权责关系,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要切实做好研究谋划,科学合理确定乡镇街道职责,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和完善综合执法及农村社区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三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充分衔接党政机构改革,巩固和深化行政职能类事业单位改革成果,及时跟踪了解行政职能回归机关后运行情况,确保职能回归不反弹。大力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领导,优化布局结构、调整职能配置,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公益属性,促进公益事业更加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持续通过“撤、并、转、调、减”等多种方式,撤并整合全市重叠分散、规模过小、业务不饱和的事业单位,合理压缩机构规模,科学优化布局结构,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公益属性。推进教育、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创新,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努力打造唐山教育和医疗“两个高地”,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是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围绕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确定的生态唐山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沿海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和医疗康养高地建设等“十项重点工作”,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全市重点领域改革发展顺利推进,形成具有唐山特色的体制机制和治理优势,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进人民福祉。2020年全市“十项重点工作”要明确班子成员和责任处室,分别进行调研,争取在3月底前分别形成调研报告,献计献策,推动工作开展和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制度,解决部分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编制不足的问题,助力我市引才聚才育才政策体系建设。及时跟进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和市属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情况,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

五是在统筹机构编制资源”上取得新突破。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机构编制工作导向,既要守住机构编制总量底线,又要保障满足改革事业发展急需加大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研究力度,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提出更有靶向性、更具开创性、更富实效性的方法举措,在巩固发展教育系统市直中小学、幼儿园实行编制调整“ABC动态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规范使用教育系统编制周转池的方式,统筹、调节、调剂和优化配置教育系统人员编制,实现全市教育系统人员编制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和解决教师编制紧张问题。

六是在“强化机构编制法定化”上取得新突破。针对实践中由于部门对职责理解不透及履职不到位等造成的推诿扯皮问题,树立“三定”规定的权威性,加大“三定”规定宣传解读力度,让部门明确“该干什么”,人民群众明白“该找谁”。要组织开展市县机构改革评估验收工作,重点评估改革方案落实、清理限额外机构、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等情况,依法依规催化机构职责发生“化学反应”,促进机构整合、职责化合、人员融合。要全面深入细致地抓好“三定”规定落实,严格执行“三定”规定核定的内设机构数、领导职数、编制数等,不能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做到令行禁止,不断增强“三定”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七是在“推行部门权责清单制度”上取得新突破。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是巩固和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果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制度。要充分认识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的重意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权责清单制度,推动实现权责清单同“三定”规定有机衔接,进一步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职能,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强化按清单履职、依清单问责,规范和约束政府履职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八是在“加强控编减编工作”上取得新突破。跳出“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传统思维,把机构编制资源置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去统筹调配,想方设法打破编制使用壁垒,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切实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持续落实党中央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严格执行机构限额、领导职数、编制种类和总量等规定,从严规范适用岗位、职责权限和各项管理制度。坚持问题整改和审批联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问题整改台账,按期完成整改任务。进一步整治“条条干预”,完善同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巡视、审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配合规范和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对“合并设立”“挂牌机构”领导职数做到从严控制。

九是在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上取得新突破。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坚持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机构编制事项由机构编制机关统一受理的规定,从严从紧审批机构编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对确需新增加的机构编制需求,采取机构“撤一建一”或“撤二建一”、在编制总量内调剂等方法解决。加强编制计划管理,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招录(遴选)计划(含公安干警培养计划)、选调生招录(分配)计划、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选调)计划、军转干部及随迁随调家属安置计划等各种招录计划审核工作,从源头上把好进人计划总关口。强化前置审核,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必须先由机构编制机关进行编制核准,凡是没有经过机构编制机关编制核准的,组织、人社部门不予办理调配手续,从源头上遏制超编进人和增加财政供养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增加人员审批事项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以单位空编节编为前提,把好进人第一关口和最后关口建立完善机构编制事项调查研究、合法合规性审查、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执行情况报告等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约束力,维护机构编制制度权威。

十是在“加强政治机关自身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夯实履职能力,着力培养和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自律、敬业、奉献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在巩固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深化“三个努力建成”学习月活动,持续深化开展学习能力大提升、管理能力大提升、改革创新大提升、作风转变大提升活动,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切实当好党委、编委的参谋助手。强化业务建设,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理清需要抓好的大事、需要解决的难事、需要创新的要事,切实做到跟得紧、贴得近、顶得上。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健全纠正“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长效机制,扎紧扎牢制度“笼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